考研计划(精选1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考研计划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研计划 篇1一、政治
1.客观题是重点,分值比重不小,提升空间大、难度小。
没记错的话,政治主、客观题目的分支是对半分的,而客观题的做题时间一般至多只占一个小时,客观题是得分点也是失分点。客观题成绩的提升无非就是大家了解的那样熟记知识点、考试注意审题、冷静思考等等。
另外就是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争取看一下大纲解析吧,我认为了解大纲解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本的知识点分布、考试重点,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解答客观题目:很多错题,我们在看过答案之后依然存在疑点,答案中的某个结论我们不理解或者某个概念我们不清楚,而熟悉大纲解析就是在帮助我们了解某些特定结论、熟悉某些特定思维(政治推理乃至解题思维)。
2.看一分钟的政治书,就要有一分钟的理解和收获。
我们在看政治书的时候,大纲解析也好其他辅导书也好,总是会有这种情况:我们看过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书后刚看完合上课本的时候,回想下这段时间看过的知识,感觉脑袋里面比较空白或者只是回忆起来只言片语。这样的看课本只能算是对我们的政治知识体系进行了一次无目的的强化,无法有效的充实到我们的知识储备中,也就无法真正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卷面成绩。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感觉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
(1)要善于分析,看过之后及时回顾重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2)要善于总结,看过之后及时概括这段知识的大致内容以及其和其他章节的关系,一遍形成知识体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这段时间我们看的是什么,可以将我们这段时间看到的知识有效地强化到我们政治体系中的某个知识点上,便于考试时及时回顾和调用知识点。
考试之前尝试一下时间安排,字体卷面。
3.主观题注重解题思路
(1)读完题目后,积极联想到题目涉及到课本上大致的哪些章节,关联到哪几个知识点,以备答题之用。
(2)形成针对固定提问题目的答题思路:例如要做评价往往涉及两方面、要提看法往往从事物的性质、分析、评价、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解答……
4.前模拟是必要的。
考前模拟(上午的考试时间点、周边环境尽量做到仿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和保持上午解题时候的集体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合理的考场时间安排,避免过早完成或做不完的情况。
5.只要不是对政治有心理阴影的同学,复习就不要开始得过早了,最早最早也要暑假后再着手。
二、英语
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我最大得感觉就是好玄啊!初高中老师教语法,从来没听懂过,不过之后中考、高考、四六级也倒是顺顺利利过来了。我们英语基础不同,积累方法也五花八门。方法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以下观点请大家重点关注提高考研英语应试能力的部分。
1.单词是基础,直到入场前,有时间就看一看吧。
单词记不住的原因是看的太少,推荐有计划地看单词,及时回顾是关键。
2.知识积累试题化,平日练习模拟化。
(1)知识积累试题化: 做题纠错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知识上的不足加以弥补,然后才是衡量学习水平的高低。每次做完题目之后都要及时整理知识点,做套题更是如此。另外就是推荐另外一种积累单词的方法:寻找适当难度的文章进行精读,及时整理文章中生词和疑难,这样的好处就是在语境下记单词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切切实实提高阅读能力,坏处就是相对于拿着单词书记单词工作量要大许多。
(2)平日练习模拟化: 主要都是些细节问题,例如平时做阅读有生词要等到做完题目之后再查,平时安排阅读尽可能安排成四篇一个单元进行练习,越是临近考试练习的时间尽量安排到下午等等,目的就是将日常的联系变得更加类似正式考试,这样应该对改善考试状态、消减考试紧张情况有帮助。
3.作文和新题型是考前一个月的提升重点。
4.考前模拟必不可少。
这个就不多说了,英语考试做不完的情况时常发生,模拟下主要就是防止考试做不完的。另外,根据每个人的考试状态的具体情况,可以调整下解题次序,将分值最大的阅读和作文等放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最清醒的时段解答,比如我刚开考的时候最兴奋,我就用这段时间来做阅读,阅读完后再按部就班的从前往后做。
5.日常心理调适。
(1)英语积累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突击性的饿补对成绩提升效果很小;
(2)英语解题状态的培养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任务,比如最近感觉做题很顺,理解透彻、解题顺利,连续三天四篇阅读的连续实验都错了4个以内,突然有一天班级组织出游,玩出疯狂了一天,之后的一天再做阅读的时候可能就感觉在梦游,成绩也差很多。所以推荐越是快到考试的时候越不能放松甚至间断英语的练习。
(3)英语练习成绩的好坏都不关考研的最后成绩,而且水平再高的老师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偶尔一次的糟糕状况是正常的,千万不要因此影响复习心情,更不能因此耽误复习进度!!
考研计划 篇2一、时间安排
阶段一:4月20号——8月31号主攻:英语+西综(两者比例大概1:3)
周一到周日上午、周一到周五晚上看西综
周一到周五下午、周日下午晚上看英语,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具体安排如下:
看书顺序: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包括诊断)、外科,病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前后顺序看会加深印象。(诊断时间来不及就放弃,就20xx年真题而言,放弃诊断是划得来的)
阶段二:9月1号——考前 主攻: 英语+政治+西综(三者时间比大概是1:1:1)
每周有七个上午看西综(周一到周日),每周有五个下午看英语(周二、三、四、五、日),具体安排如下:
一天三门交叉看,避免了全天都看一门的痛苦。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我会看看电影消遣一下,十二点左右睡觉。(具体安排由个人不同情况决定,英语薄弱者多花时间,西综薄弱的要多花时间)。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每天早上7:15起床,一般8点左右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左右,晚上九点五十分下自习,回宿舍洗漱,10:30看会书到12点准时睡觉。考研是场持久战,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疲劳战术只会大大降低你的复习效率。
二、具体科目的复习
从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西综觉得是重头戏,因为它内容繁杂而且分值高,西综的成绩高低是是否能上线的关键,高分更是考名校的“法宝”。
所用参考书:第七版内科、外科、病理、生理、生化 ……此处隐藏18340个字……开始做题,看一章节的书做一章节的题,做错题目再回头去找去看。这样子看书,底子就能扎得很塌实。英语仍是不能丢弃的,每天保持大约4时的学习时间,每天都需要记一点单词,看一两篇阅读,每个月分重点攻破一个部分。比如10月份重点做完形,11月份重点做翻译,12月份重点做作文,这些都依个人情况而定,没有定数。我想强调单词和阅读必须贯穿复习的始终,可以每天只分配少量的时间,但不可偏废一天。
1月份是最后的冲刺期。不用说,这个时期的重头就是政治。一个字,背。背考试分析也行,背核心考案也行,不背些句子在肚里是没法做论述题的。这个阶段专业课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突破了,但书还是要看的,保持水准就行。英语方面,单词是不用再背了,做做模拟题,作文是很容易突击的,背一些作文模式,集中练练新题型就行了。
总而言之,这里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大概的模式,具体还得大家自己量化。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要规划好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样一点点得积累和前进,突然某一天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质变。
不要用疲劳战。考生应该每天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效的学习,乐观的心态,这些比你夜夜通宵管用的多。其实每天能保持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已经非常足够了,当然前提是每个小时你都在全神贯注地学习。
每个人兴奋点不一样,有的同学是夜猫子型,晚上看书会看得进去一些,那你就可以晚上多看一些,早上睡到自然醒,再静下心来专心复习也是效果不错。总之,你觉得什么时间你最兴奋最看得进书你就好好把握住那个时段,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反之,如果某个时间,你怎么也看不进书,那就不要强迫自己了,开开心心地去放松一下,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都不会相信的潜力,选择考研也就选择了对自己的寻宝。我快乐吗?我喜欢自己吗?我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这些问题,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问自己,不要被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所约束,不要自己困住自己,大胆些去超越自己,如果从不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可以。
考研计划 篇16摘要:翻译硕士,简称MTI,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热门专业,相对于会计等老牌热门专业,市场需求量更大。此外还有一些有志于翻译的同学,投身MTI考研的大潮中。具体如何计划,如何用书。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分享。
本人有幸入围20xx年厦大MTI,今日开一小帖,供后来者参考,亦遂我心愿。
本人应届生,本科于一普通二本外国语学院,主英语翻译专业,大学期间口笔译实践不辍,学习还算踏实,成绩中等,专四70水平,专八成绩还未出,目测能过。生来平凡,无才无艺,但有一颗向上之心。报厦大专硕笔译,初试总分378,笔译排名第七,政治65,翻译硕士英语76,英语翻译基础11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19,复试86.48,笔译排名第四(排名均不包括推免及少干计划),总成绩79.956,笔译排名第七,笔译招了7个(不含两个推免),我排第七,可谓幸运之至。幸运的背后或许真是应了那句“越努力越幸运”。
关于择校
择校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是否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学制(两年VS.三年),往年报录比、推免比例,奖助学金,甚至真题和复习资料获取难易程度,少数民族的同学还可以留意少民骨干计划。准确的自我定位加上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助你研途坦荡。厦大今年MTI招生变动较大,网站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因此积极主动地关注、了解和确认真实情况定会助益你的考研,在此不赘述。
好的身体
现在和未来的保证。劳逸结合,让你保证效率,也保证质量。
好的心态
让你踏实也充实到底。举一小例,今年招生简章上说全国统招两人时我也没有慌了阵脚,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早起晚归,心思也没放在招生人数上。不要过于在乎结果,结果往往不会差。
关于复习
只有大量输入才能大量输出。要想顺利通过初试,必须大量输入,重点要放在读、写、译、背上,有了之前的大量积累,复试时的听、说才能发挥的游刃有余。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但不管哪个阶段都应该做好笔记。我习惯用月份划分阶段,九月之前准备好复习资料,打好基础(单词,语法等),翻翻专业课参考书,可以把政治大纲解析大框架先过一遍;九十月份将专业课参考书完整过一遍,配以一定的习题加以巩固,并针对性地专攻薄弱环节。政治的复习从正式的复习开始要一直持续到最后,不可偏废,百科也是如此;十一月份辅以大量的练习,并着手中英文的写作;十二月份主要是看笔记,背政治。现分科加以详述。
政治
大纲解析(红宝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议细读至少两遍,另外推荐肖秀荣系列,风中劲草的书也不错,当然不是每本书都要买都要看,全凭个人需要。政治复习有困难的可以报个辅导班,但一定要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
翻译硕士英语基本是按照专八准备的。专八改错,专八阅读(厦大有考专八阅读的习惯,我把1992——2014年的专八题认真做了一遍),专八写作,专八翻译,专八人文知识(复习百科材料)。需要强化基础的可以用星火出的《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考点精编与精炼》,需要补语法的可以看外研社袁晓宁出的《大学英语语法与词汇》。
英语翻译基础
汉译英要多鉴赏,英译汉重在练习。推荐的参考书有叶子南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连淑能的《英译汉教程》,杨士焯的《英汉翻译教程》,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参考书并非看得越多越好,更重要的在于领悟,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什么的要学会触类旁通。词汇翻译重在积累,平时所见所闻要注意英文的相关表达,如果能养成看到什么翻译什么的习惯,那就太好了。另外,每年的工作报告和人大会议中英双语全文是必须看的,于政治于翻译都有好处,琢磨句式摆布,积累特色词汇,还可以增强政治觉悟。可以背诵一些美文名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没有错,新东方的《生而为赢》就不错,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只当抛砖引玉。
百科知识与汉语写作
厦大的百科知识出题没有定律,经常出现怪题难题,只能是广泛涉猎,加强积累。翻译本身是个杂家,人文地理无所不包,分类记忆可能效果好些。推荐王惠平的《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李国正的《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叶郎的《中国文化读本》(中、英文的书都很不错)。厦大应用文常考演讲稿、感谢信,除了要熟练演讲稿、感谢信的写法之外,对其他应用文体也要熟悉格式,注意措辞,做到有备无患。大作文通常是对某一诗句的赏析,要做到言之有物,写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平时可以关注事实,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太多应用文写作与议论文写作的书了,大同小异,随便哪本,好好琢磨,模仿,结果不会差的。
初试备考期间还用了武大和圣才出的翻译硕士系列用书,三笔三口实务,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还有各校MTI真题等,复试期间看了外研社出的《视译基础》,陈菁的《视译》,依个人需要适量添加吧。
漫漫研途,有苦有泪,但收获更多的是一份踏实一份充实。自知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差未来许多努力。望后来人乘风破浪,更进一步。祝你们成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