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活动总结3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交流活动总结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 前言
春风习习,一切都那样的自然平静。然而,一场灾难却降临到一个柔弱的女生身上,她是零五级中文系本科一班的李**同学。零六年九月份在班级上课时突然发病,左手和右脚无力,经黑河、海伦、哈尔滨等多家医院救治后均无确诊。历时一年多的辗转求医,零七年五月份,经北京协和医院七十余位专家会诊后,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变综合症”此病例在全世界也仅有两例,患病期间,家中共花费医药费共计十二余万元,这对本已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看着如此优秀的同学,在如此美好的季节里同病魔作斗争,叫人情何以堪!对此中文系领导在得知李**的严重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全系师生行动起来,为李**同学组织募捐活动,献出一份爱心。在仅仅一天时间内全系师生共捐得六千六百一十八点三元,这点绵薄之力对于李**同学负债累累的家庭,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显得微不足道,于是系领导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情况下,又果断下达命令,将募捐献爱心活动作为中文系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求中文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全体成员展开一场面向全校师生的募捐活动。
二 活动要素概述
主题:伸出援助的手 捧出温暖的心
目的:1.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动员广大师生伸出友爱之手,献出一份爱心,并希望李**同学能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用我们奉献的行动去拯救她年轻的生命。
2.借此机会把增前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推向新高度,对增强共青团意识主题进行检验。
3.让同学们拥有一份爱心,了解现在生活的不易,珍惜现在的光阴。
内容:献爱心捐款倡议宣传 募捐爱心基金
时间:XX年4月11日——XX年4月18日
地点:校第一食堂、第二食堂及各系教学楼门前
活动对象:我院广大师生
主办单位:中文系
组织部门:中文系学生会
参与人员:全体中文系学生
三 具体活动方案
接到消息后,学生会成员立即展开募捐活动工作部署,四月十四日由系领导为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员召开了募捐动员大会,会上系领导向全体成员阐述了此次募捐活动的原则和募捐形式,以及所募捐款项的具体运作,并详细说明本次募捐活动的具体安排,同时,传达了志愿精神,宣传了在广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的同时培养全系同学的爱心。
系领导要求我们青年团员干部不仅要认识到募捐活动的重要性,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广大团员,以实际行动表现青年团员的先进性。
本次爱心募捐活动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4月10日到13日为宣传发动阶段;4月14至17日为善款筹集阶段;4月21——25日为募捐活动总结阶段。
4月13日晚上,我们连夜制作10个募捐箱,准备好捐款倡议书,为明天的现场募捐作好宣传工作,为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制定如下宣传方案:
1.通过《大学生报》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及报道;
2.宣传版制作有关倡议内容;
3.制作李**有关简介在各寝室楼下张贴;
4.在第一、二食堂门口和各教学楼门口设立募捐箱并张贴倡议书。
四 具体活动过程;
4月12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左右,我们没课的同学在中文楼门前集合,分成了六个小组,其中两组在食堂门口,余下部分成员去各个教学楼门口张贴倡议书及设立募捐箱。
在活动中中文系全体师生纷纷带头捐款,路过的老师和同学也慷慨解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活动中我们也得到了各个兄弟系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帮助,其中计算机系筹得八百八十点二元、外语系一千四百五十元,其他个系的善款正在筹集当中。
整个活动持续三天,得到中文系全体师生一致响应,共筹得善款6000余元。
整整三天,大家确实很辛苦,但大家毫无怨言,本着”奉献自己爱心”的志愿精神,在此次活动中有了更深刻的体现。
五 活动总结
李**同学的不幸遭遇,牵动了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心,倡议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特别是中文系领导的大力支持。活动中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有的同学敲破了尘封多年的储蓄罐;有的同学捐出了生活费和零花钱;有的同学甚至向别人借钱捐款……
本次献爱心募捐活动,也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多方面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献爱心募捐活动得到了学院党委书记姜义男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为这次活动献出了一份爱心。另外,学工部部长杜英、宣传部副部长宁艳红、计算机系主任陆竞、美术系主任葛淑君、成人教育学院主任李明、汉语言文学系主任赵明楼等都为此次活动献出了爱心,同时也得到了黑河日报、黑河电视台的'重视和支持,为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还有很多不肯透露姓名的领导、老师、各界人士也为此次活动奉献了一片真情。截止到昨日,共筹得
慈善款一万四千六百八十八点七元,为答谢全院师生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汉语言文学系特组织了以“让爱永恒”为主题的慈善募捐晚会将于 日 时在院礼堂隆重举行。
这次活动我们中文系全体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募捐活动看到了团体的力量,感受到了良好品质,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我系青年志愿者队伍。
此次献爱心获活动正值我院大力开展增强共青团意识主题教育的活动,此次活动是对主题教育活动的升华,是团员青年增强团员意识的展现。
本次活动折射出了我院广大师生身上所具有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相信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把它发扬光大、为我院的美好明天添光加彩!
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关注。献爱心只是其中一个插曲,我们中文系在以后的行动当中还要更加认真地落实好,开展更多这样的献爱心活动。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在书中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到生存的技能,还可以从智者圣贤身上感知到人生的哲理。当浮躁成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标志,当更多的人不再手捧香茗书卷之时,社会的文明空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会剩下苍白。
庆幸的是,依旧还有人执着的记得读书的俾益。更可幸的,大学生的我们,有许多师长同学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成才。在土建院的第二届团学骨干培训中,开展了读书周系列活动。“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箴言在我们的眼前,耳边,心中不停的浮现,深深的影响着我们那已经布满灰尘的心。
在整个读书活动中,从到图书馆选书,在操场交流读书心得,写读书日记。我们小组的同学都十分的投入,因为大家都知道读书之意义非凡,同时在这样一个聒噪的环境中静下心来读书交流更是机会难得。在图书馆里,吻着书香,触着墨迹,静静的在书架间游走,翻阅着古朴芬芳的书卷。怀着一份虔诚和求知的渴望,每人都想选一本好书。当经历了大概一个小时的选书,大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书本。怀着一骨子的激动与欣喜,我们小组的读书修身之旅正式开始了。
古人云:智者著书。的确,在把玩文字的过程中。作者的独特视角,睿智的话语,启迪心灵的智慧,使我们顿时入沐吹风。
以前的自足自满是多么的可笑。
在中午那段休息的时间,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交流分享,使得我们的灵魂深处再次的被涤净。讨论书中的人物,朗读书中的经典句段,探讨对自己的生活启迪??时而悦耳的读书声,时而激烈的讨论,时而会心的欢喜,在校园正午的操场上,石阶旁回荡。通过读书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读书成果一同分享,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不自觉的提升了大家的素养,增长了智慧。在夜深人静时,独坐案前,手捧爱书,我们大家静下心来,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当我们的思想变成了文字,当浮躁的心宁静下来,当我们笑着进入梦乡时,灵魂也许就在那一刻得到了升华。
读书修身活动已经结束,但终究不会结束。
20xx年xx月x日,在xx双语实验学校开展的“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观摩了四位老师风格不一,各有特色的课,以及听了的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报告,我受益匪浅。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高蕾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李桂花老师幽默的语言,刘淑慧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以及代尊荣老师的举止大方,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勤于记读书笔记,注重表达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我们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并指导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文字优美,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并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华。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开展非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
文档为doc格式